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基督教的原罪是西方的一种性恶论。
基督教认为,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了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上帝把他们从伊甸园里赶出来。
从此他们就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缠身,病痛与死亡是他们必然的结局。
世人都是他们二人的子孙,一生下来身上就带有原罪,所以最终也必然走上灭亡的道路。
耶稣在十字架上为大家赎罪,使那些愿意悔改并且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恶都会得到赦免,并且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恒生命。
世人如果想重新进入天堂,就必须信奉耶稣基督,向上帝祈求救赎。
所以,基督教告诉人们,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生的整个过程就是赎罪的过程,向上帝祈求救赎的过程。
荀子的性恶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都主张人有生以来就具有恶的本性,所以,人的一生应该终生努力,改恶从善,所以,二者很相似。
但是,如果仔细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恶论,两种人生观。
首先,两种性恶论的来源不同。
虽然两种理论都说“恶”
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
但是,原罪论的罪恶,来源于前世,赋予人罪恶的是天神,是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
而荀十讲的恶,来源于自然,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不带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第二,两种性恶论,改变恶的本性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不同。
基督教采用的方法是,人要想摆脱原罪,就必须祈求上帝的恩典。
因为人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最终得到拯救。
荀子讲的改变人恶的本性的方法,是接受老师的教导,遵守礼义和法度的约束,努力学习,自觉修身。
人在改恶从善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基督教是教育人依靠上帝赐善弃恶,得到拯救;荀子则是教育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改恶从善0
第三,原罪论与性恶论追求的最终目标不同。
基督教向往的是来世,死后升入天堂,脱离人世,逃避现实。
而荀子倡导的是,改变恶的本性,学习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社会做贡献。
两种理论,一个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死后进入冥冥中的天堂;一个追求的目标是建功立业,创造现实的美好生活。
一个消极出世,一个积极入世。
所以,荀子的性恶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虽然表面相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
基督教的原罪论,主张把人生的未来寄托于上帝,寄托于耶稣。
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不要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天,也不寄托于地;不寄托于神,也不寄托于鬼;完全寄托于自身。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荀子的性恶论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比基督教早三百年。
我们现在找不到两种性恶论之间的联系,只能说这是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产生的两种不同文化。
如今,基督教的信徒有二十一点四亿,是全世界信徒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和西方的性恶论者,在国家制度的建立、促进社会进步和安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荀子的性恶论,两千多年来,一直遭受排斥和批判。
千百年来批评荀子背叛了儒家,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个背叛非常有价值。
假如荀子的性恶论不受到那些儒学卫道士的批判,遭到扼杀,中国可能更早地脱离儒家性善论的思想轨道,也许会更早地进入法治社会。
从荀子的性恶论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导致社会走向民主和法治的思想。
第一,从荀子的性恶论可以引申出平等思想。
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无论是圣人、君子、小人,当然也包括君主,初生下来本人人都需要经过“化性起伪”
七年前,她误将他吃干抹净,还带走了他的种。七年后,她被自家天才儿子设计,成了他的贴身保镖。OMG,这不是七年前的毒贩先生吗?女人,这次该是你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核战之后的末日世界辐射衍生了无数魔兽,危及人类生存国家被系数摧毁,谁又能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绝强力量的四大财团组建星球联盟,控制地球,霸权世界!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各种异能进化,率领佣兵,异能者,反叛组织!猎魔兽,战枪匪,大战异能者,称霸联盟,颠覆星空。然而最终也是明白生命,只不过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
救我,给你一个亿!她意外救下一个男人,竟是全城首富!首富总裁死缠烂打要娶她,一个亿,给你的彩礼钱!她挑眉拒绝,钱是你承诺的报酬,我应得的!至于人,抱歉,我不要!倒贴十个亿呢?某霸道总裁厚脸皮说,或者,我入赘也行!...
小时候姐姐老抱着我睡,长大后我发现她一天三更,早上10点一章下午2点一章,晚上9点一章,望大家理解...
三年前,顾氏濒临破产,顾少卿在危机关头得到苏家相助。三年后,名声显赫的第一公子与鲜为人知的苏家大小姐喜结良缘,面对众人质疑,男人淡定我和顾太太相识已久,情投意合,宜嫁宜娶。却不知自己从一开始便落入某人编织的网,只待一步步验收成果。他娶了她,却又弄丢了她她千方百计嫁给了他,却最终选择离开。可是,你轻易闯入了我的世界,我却没法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