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屠龙之举(第1页)

北京城叫四九皇城很多人知道,但是却鲜有人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八臂哪吒城,为何有这样一个名字呢?因为老北京城的整个构建,就是按照八臂哪吒的造型来建,人,生为黄龙后,死归黄龙土,这就是所谓的回龙顾祖入土为安,所以这龙就是山脉龙脉的意思,龙脉在中国的风水堪舆学上那是重中之重。

就是不懂风水堪舆的人也知道龙脉有多么可贵,而中国的龙脉,起须弥,发昆仑,这个所谓的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起须弥的意思就是世界龙脉的核心都是起于喜马拉雅山脉,而中国的龙脉,则是从昆仑发。

所以有昆仑山乃是万龙之祖的说法,中国的龙脉从昆仑出,分出北中南三条龙脉枝干,中龙龙脉发于重庆,主防,进可攻退可守,当年蒋公南京撤退后定都于重庆,其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说法就不得而知,南龙发点是为南京,南京所处之地,暗合“紫薇垣局”

,但是由于背部下关一代没有大山,就是所谓的固龙砂护卫,风水则气散,所以“垣气外泄”

,所以自古以来定都南京的,大多只能占据半壁江山,之所以刘相国一开始建议定都南京,是从天下大势考虑,就从地里格局上来说,南京城有长江天险,形势险固,的确是英雄用武之地,可以由南京驾驭四面八方,号令天下而兴王朝,可以跟张士诚陈友谅一争天下,不过当时刘相国就曾经进言过:垣局泄气,得了天下之后必须马上易都。

迁都迁到哪里呢?那必须是北龙的结点北京城。

这一点,我也知道,但是绝对没有刘青山所说的这么详细。

好了,闲话不多说,咱们继续说这刘元华和刘伯温的故事。

一个城,想要成为都城,并非是迁都那么简单,为了造这个八臂哪吒城,刘伯温准备捉九九八十一条地龙龙脉,打入北京城的地下,以龙气养龙地,形成真龙之气,这九九八十一条地龙龙脉哪里找?自然是要遍寻天下去找寻。

刘元华非常的纳闷儿,他自己此时已经是也是享誉盛名的风水大师,他精通风水寻龙之术,但是所谓的龙,只是一种说法,依照山势,水势,暗合风水八局的一些山川,可谓之为龙脉,这个龙脉只是抽象的说法,绝非是一条真龙镇守,但是恩师刘相国却一直要带着自己还有几个门生故吏遍访天下,说要捉龙回去守北京城。

龙脉这东西要怎么捉?

这一点,刘元华百思不得其解,跟他一样疑惑的人还有自己的那些师兄弟,可是恩师不解释,他们却也不敢多问,不过很快刘元华就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不说刘相国堪舆之术举世无双,寻龙点穴这事,刘元华和几个同门兄弟都可以说轻车熟驾,所以龙脉他们找的并不艰难,每一次找到龙脉之后,恩师都会让他们留在山下,一个人上山捉龙,之后恩师下山,手中空无一物却招呼众人离去,就好像龙已经被他捉到装进口袋里了一样。

刘元华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能放弃攻读多年四书五经的人没有点想法怎么可能做到如此果断?这个刘元华就留了个心眼,他在众人启程出发的时候装病,留了下来,说好了地点,说是病好了之后众人可以在那里汇合。

众人走后,他暗中的上山,找到本地山川龙脉的龙气结郁之地,也就是这个龙脉的风水眼,他就是想看看,恩师所谓的捉龙,到底是怎么回事!

龙脉的风水眼,就是这个龙脉最适合葬人的地方,刘元华找到了风水眼之后就拿着铁锹开挖,没多久,他就在这风水眼上挖出了一根长达数尺的铁钉,深深的钉入地下,他心中立马就有了不详的预感,果不其然,在他拔出那钉在地上的铁钉之后,发现那铁钉钉完的地方,往外囧囧的冒着鲜血!

刘元华这时候明白了,恩师刘相国不是在捉龙!

他是在屠龙!

那铁钉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咒花纹,定发地而见血,本地的龙脉被恩师这么一搞,等于是废掉了,成了一条废山,就算有人再把先人的尸骨埋在这个风水眼上,那也没有丝毫的灵气阴德可言!

简而言之,恩师刘相国,所谓的捉龙,其实是坏掉本地的龙气!

毁掉一个龙脉!

作为一个风水师,对龙脉应有敬畏之心,说到这里还要说那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靠阴德五读书,风水阴德不过排在三四之位,风水先生若真的为人堪点龙脉,依据是:福要配位。

此话何解?就是你这个人的福报命运,要跟风水地相配,一个人若是福缘浅薄,却又强行占据了龙脉风水地,反而会遭到龙脉的反噬,所以很多人说既然风水宝地这么厉害,为何风水师不给自己堪点一个良地呢?其中就是因为风水先生泄露天机又命犯五弊三缺,固然福德不够,知道自己配不上龙脉的灵气。

但凡风水先生发现龙脉之后,总会虔诚的祭拜供奉,之后寻找一个福泽丰厚的人做阴宅坟地在此。

想要用之,则先敬之,人们常说做一行,爱一行,也是这番道理。

正因如此,刘元华知道恩师刘相国说是捉龙实为屠龙之后心中无比震惊,对于恩师刘相国此番行为到底是为何意,刘元华百思不得其解,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件事已经是显而易见:刘伯温为的就是毁掉那天下的龙脉,让这天下再无可出真龙天子的贵地良穴,以此防患于未然,保大明万世之基业。

这个看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对于刘元华来说,是绝对不相信恩师会如此的愚蠢。

华夏龙脉发昆仑,祖龙不死,万龙不灭,龙脉怎么会有被除尽一说?

更何况风水走势并非一成不变,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地理风水之事也会发生变化,假如一地有山有水风水极佳,却也有可能河流干枯,山川被夷为平地,导致毫无气势可言,又比如一地本为平地并无贵气,却有高人移山填海强行逆转风水,人为造就风水大势。

其中种种,绝对定数,其无穷变幻,绝非人可断言。

就连刘元华都不会愚蠢到认为毁掉现有的龙脉就可以保大明的万世江山,更何况比他更要技高一筹如同仙人的相国恩师?刘元华猜不透恩师的心思,却也不准备去多问,第一他认为恩师不说自然有自己的想法,第二嘛,刘元华自认是个俗人,哪怕现在天下人都认为自己是个高人,其实自己内心深处明白,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那功名利禄,屡试不中之后入玄学一途,并非是爱好使然,也绝非是想寄情山水成为一方隐世高人,自己所要的,依旧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而如今,十年苦读之后又十年的呕心沥血,自己终于成了相国弟子,如今更跟随相国左右,自己想要的成功指日可待,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毁于一旦!

恩师是自己的贵人,贵人要做什么,需要自己做什么,自己做就对了,万万不可开口去问原因,这一点,隐忍了大半生的刘元华心中十分明白。

所以刘元华把此地恢复原貌,假装修养了数日,之后便赶往与恩师一行人约定汇合之地,到了那边之后,他表现的如同往常一般,更没有去找恩师问询因果,之后一行人走遍大江南北,这一次的行程,前前后后历时三年,这一年里,他们一行人一路寻龙点穴,找到龙地之后,便由恩师独自前往“捉龙”

,刘元华自知恩师实则是屠龙,心中其实十分可惜,这件事要是让外人知道,谁不叹息痛恨刘相国在暴殄天物?!

“最后,他们到达了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你知道最后一站是在哪里吗?”

刘青山问我道。

“青龙山?”

我问道。

“对,就是青龙山,从那时候开始,刘家就与青龙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青山叹气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遗族纪元

遗族纪元

在古遗族消声灭迹数十万年之后,遗族的后代再一次出现在大陆之上,原本就开始呈现乱象的大陆,因为这位遗族少年的出现,变得更加混乱不堪,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已经出现,只是这根稻草究竟会压倒哪头骆驼呢?...

茅山奇术

茅山奇术

天生阴阳眼,又得朱砂血气之体,自成茅山修道奇才。师承茅山道尊,修茅山密宗法决,破奇案,斗恶鬼,展阴阳之咒,八卦之门血门弑父母,夺魂魄,无奈耗尽灵力沦为常人,本无心争斗,却巧获茅山至尊秘法茅山奇术,自此化为无情之人,施无上法决,解救万物苍生,终成茅山掌教。茅山修道等级道尊掌教隐士灵士道士道者道童道徒。十二天干子丑寅卯辰未午未申酉戌亥十大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渣王走开:王妃要改嫁

渣王走开:王妃要改嫁

苏妙,世界著名女总裁,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度个假,却遭遇游轮失事,一朝清醒成为了睿王府不受宠的傻王妃,头破血流昏倒在地都没有人管。世人皆知,相府嫡长女苏妙妗,懦弱狭隘,除了一张脸,简直是个毫无实处的废物!苏妙妗笑了老娘天下最美!我有颜值我人性!王妃,王爷今晚又宿在侧妃那里了!哦。某人头也不抬,清点着自己的小金库。王妃,您的庶妹声称怀了王爷的骨肉!知道了。某人吹了吹新做的指甲,面不改色。王妃,王爷今晚宣您侍寝,已经往这边过来啦!什么!某人大惊失色快,为我梳妆打扮,画的越丑越好某王爷...

狂妃,本王要扶正

狂妃,本王要扶正

皮肤真好,身材真棒,满分!穿越第一天她就以太监身份不怕死的吃了某摄政王的豆腐。从此,与某摄政王相爱相杀。她被誉为22世纪鬼才药剂师,为了任务魂穿异世,成了摄政王身边跟班小太监。怼太后,除奸臣,偶尔打着摄政王的幌子捞捞油水,小日子过的挺不错。只是这摄政王专爱对她各种壁咚,桌咚,门咚,让她炸毛!一日。她感叹,人无完人,没想到摄政王喜欢不男不女。某男戏谑,吃过才知,到底不女,还是不男。奴才有体臭,王爷恐怕下不了口。不怕,本王重口味。结果,肚子里被塞了个包子。...

落锦书云少渊

落锦书云少渊

打脸暴爽双强双洁天战医局的总司,穿越成大燕王朝的孤女落锦书,一来就背负谋杀蜀王妃的嫌疑,被满城追捕。要证明清白还不简单?那就把只剩一口气的受害人蜀王妃救回来,殊不知杀人嫌疑是洗清了,却遭蜀王与白莲花玩命谋害。好吧,那就放马过来吧,她杀疯了。手撕悔婚渣男,再毁绝世大白莲,还顺势救了重伤的皇叔萧王殿下。皇叔权倾朝野,惊才风逸,顶着大燕第一美男子的称号,竟还是单身的钻王五?那正好了,她有才,他有貌,他们女才郎貌六月...

大唐武生

大唐武生

唐末江湖有赳赳武夫投身军旅,有美艳娇娘暗中行刺,有佛陀三清藏头露尾,有武林宗师改朝换代,名门大派,蓄刀兵,扬威名,力挺节度使,划地而治。草莽勇夫,杀官吏,屠商旅,勾结各门阀,占山为王。虽然也有剑仙一剑西来,也有游侠行走天下,也有懵懂少年行侠仗义,也有武林仙子娇艳如花,也有大儒正气,金刚怒目,道侣翩然,但是庙堂之上的风雨波澜和江湖上的诡谲尔诈混合在一起,这个江湖,终究不再是那个江湖。有梨园大武生,穿越千年而来,一拳,将唐末江湖,砸了个稀碎!江湖事,江湖了,庙堂事,庙堂清,江湖与庙堂之间,唯有我,杨凤楼!ampampampampltpampampam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唐武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ampampampltpampampampamp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