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每年的购物节,我们总能看到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
比如一款原价1000元的电子产品,商家一开始会打出“直降300元,仅需700元”
的标语,看起来优惠力度很大。
但实际上,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商家可能悄悄把价格提到了1200元甚至更高。
这样一来,看似降价300元的优惠,其实只是回到了商品原本应有的价格区间,甚至可能还略高一些。
消费者看到原价1000多元,现在只需700元,就会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纷纷下单购买。
商家通过先提高价格(提出高要求),再降价促销(降低要求),成功利用“拆屋效应”
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
再看看职场中的例子。
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领导突然给他安排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在一周内完成的大型项目,小李一听就懵了,心里直犯嘀咕:“这怎么可能完成啊,时间太紧,任务量又这么大。”
看到小李面露难色,领导接着说:“实在不行的话,你先完成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下周先把这部分成果交给我,其他的后续慢慢完善。”
小李一听,觉得这个要求还能接受,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其实,领导一开始提出的高难度任务,很可能就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让小李更容易接受后面相对简单一些的要求。
这样既达到了推动项目进展的目的,又让小李觉得领导“通情达理”
。
还有在人际交往中,“拆屋效应”
也常常发挥作用。
小王和小张是好朋友,小王想让小张陪他去参加一个他不太想去的聚会。
小王一开始说:“小张,周末陪我去参加一个超级无聊的聚会吧,估计要在那待一整天,我实在不想一个人去。”
小张一听,立马拒绝:“一整天啊,不行不行,我周末还有其他事呢。”
这时小王说:“那要不就陪我去吃个饭,聚会上的饭听说特别难吃,吃完饭我们就走,行不?”
小张想了想,觉得吃个饭的时间还能接受,就答应了。
小王通过先提出一个让小张难以接受的长时间陪伴要求,再降低为短时间的吃饭要求,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三、运用“拆屋效应”
的艺术:注意事项别忽略
“拆屋效应”
虽然是一个很有用的心理策略,但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让人反感。
在提出第一个“高要求”
时,一定要把握好度。
这个要求不能高得太离谱,让人一听就觉得是在开玩笑或者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假如你向朋友借钱,一开口就是借100万,朋友可能直接就把你拉黑了,后面再提借1万,他也不会轻易答应。
因为第一个要求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会让对方觉得你不真诚,甚至认为你在故意刁难他。
所以,第一个要求要在对方能够理解和考虑的范围内,只是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即可。
提出“高要求”
和“低要求”
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很重要。
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你不是天才吗!惹到我,一律轰杀!你不是有大机缘者吗?和我嚣张,照样轰杀!在我面前,我要让你们知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书友吐槽群603015550逝者不死,浴火重生!...
遭遇背叛,绝处逢生!你有家财万贯,能比我随身带个桃花源?你有狂蜂浪蝶,能抵我听话帅气的帅哥?穿越这活儿,没点技术含量哪儿行!斗极品,踩小人,还要谈谈恋爱发发疯,桃花源的生活,嘿嘿,爽到爆!喂,你笑什么笑?我管你是帅哥还是王爷,信不信我绑你回去当压寨夫人?...
重拾梦想,再铸传奇历经磨难,不忘初心一场高端排位中,神秘玩家怒抢五五开中单,却在游戏中单杀Dopa以百分之八十多的胜率上王者,原本想给女朋友一个惊喜,没想到...
...
一觉醒来,张启阳发现自己正在我是歌手的踢馆赛现场。他居然成了这个位面的华国首富之子!他的前身,离经叛道,酷爱摇滚。他宁愿做一个三流的摇滚明星,也不要继承他老爹的千亿家产。在公众眼里,他是一个靠着老子才混出名的纨绔子。没有人在乎他的才华,更没有人欣赏他的音乐。大家津津乐道的,永远是他的无脑放炮和喷人。一直到那晚我是歌手的踢馆赛...
女王英姿,校花纯情,玩世不恭的面具下是男人的铁血与柔情,超级兵王,重回都市,血战天下,何惧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