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陶谦部将,夺城之战时立下战功,此后一直负责城防。
而在兵械厂刘澜也立了一名厂丞,名叫刘琰,沛县人,现为刘澜帐前从事,有名士风流,深得刘澜信任,必定能够配合好欧冶坚兵械厂的事物,之所以派他过去,主要是负责一些采购铁矿石的事情,不至于让这些琐事影响到欧冶坚,而且他乃刘澜心腹,可以预防兵械外流他郡,倒不是不相信欧冶坚,而是怕有人吃里扒外,先做预防罢了。
分权可以说一直是刘澜在施行的策略,当田畴与欧冶坚听到刘澜庞大的计划后都表示赞成,尤其是田畴,更是直言不讳,道:“主公处置合理,全力越集中,问题越严重,为政之道,便在于权力之间的互相制衡。好比王朝初期,取消了先汉丞相一职,而扩大三公的权力以,使太尉分割了丞相的军事权,司徒分割了行政权,司空分割了财政权,后又设大将军一职,再次分割了太尉的军事权,此后才使本朝大兴二百年,而主公在兵器监的设立上,便是是深得其要,然而主公将购买与监督的责任交由兵器监,这却是大大的不妥,此正是权利集中,买管集中,臣建议购买兵械一事,交由兵曹,兵器监则负责监督与管理,如矿石开采,开采者必须要向兵器监提供每月开采数量与流通去向,兵器监无从管辖但却负责备案,一旦商曹抓获非法运输等情况,也可从兵器监查询备案,所以矿产开采就改归在商曹管辖。
而冶铁厂,需将每月镔铁出产数量交由兵器监备案,但归工曹管辖,而军器监的作用,更多的是监督兵械厂的生产以及替兵曹验收军器,至于监督职责是以每月进行定点抽查还是固定派人进驻各兵械厂,则需要仔细斟酌。
“果然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啊,既然这样,那么兵器监就不能单单只负责监督一事,同时还要肩负起来兵器的研究并与兵械厂共同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责任,还有我们在矿山琢磨出来的那一套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也不能弃之不顾,要使我们第一兵械厂乃至于日后第七第八兵械厂所制造的武器如同车轨一样,所有规格完全一致。”
这一套生产模式在辽东早已成熟,如同床弩投石车,一旦出现损坏,只要找到故障,就可以进行互换甚至维修,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兵械不仅提高了速度还提升了质量。
这在当初的矿山是得到印证的,根本就无须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只要是新来的学徒上了手,无数精良装备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被生产而出,效率大为提高。
“主公所言不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兵器监的职责被划分的越来越详细,甚至规定兵器监每半年需要对不对的装备进行统计,并统计出各不对需要购买器械的准确数量,然后由兵曹拿此统计数量向兵械厂下订单,而兵械厂则根据兵曹所下订单去冶铁厂采购需要的镔铁与原理,来生产兵器,而冶铁厂同理。
“子泰所言不差,如此管理者与生产者各不统属,生产者就算想要偷工减料,兵器监也不敢答应。”刘澜笑着说完,便听到欧冶坚开口,道:“我们还可以仿砖石工坊生产,每出一窖青砖,都会在背面刻上匠人姓名。而在兵械厂内,每一件武器部件都要刻上生产者的标识,而每一条生产线生产出的兵械再刻负责此线监督工匠者名字,以及兵器监合格认定人的名字,一旦再云长处发现器械出现问题,便可找到根源,查明真相,并对三者进行处罚,如此一来,兵械厂便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好,,好,太好了。“刘澜听得频频点头,他们的建议可谓说道了心坎里,并且远远超过了他的设想,可以说极大完善了兵器监的计划,这回把他们叫来可谓是实至名归,一旦兵器监能够按照预想的制度进行下去,成功指日可待,他已经开始畅想那一天的到来了。
而且冶铁厂与开采处也完全不用像在矿山那般要计划着生产,他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将民间的铁匠作坊进行整合,小型的变为民用,大型的变为军民两用,主要用来生产箭镝,在辽东乃至于徐州不论是骑兵还是强弩兵,对箭矢的需求是极大的,如此一来可以极大减轻兵械厂的压力,甚至干脆兵械厂放弃对箭镝的生产,全力生产其他的兵器。
如此一来将极大提高兵械厂的生产能力,从而带动民间开办的冶铁厂及开采业,而且刘澜甚至可以将他一直构想,糜家正在发展的成衣店引入进来,让他们负责部队铠甲帛丝内衣的制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达到刘澜以部队带动经济的目的。
而且提高产能与需求的方式还有很多,诸如马匹、马鞍这些军需品完全可以由兵器监制定规格,并面向民间作坊采购,而民间作坊想要竞标成功,就必须要公开竞争,选其价美物廉者并进行公示,以消除民间作坊对采购的诸多疑虑,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大民间商业的繁荣,使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产业利益链条之中,同时又能在竞争中最大程度的节约官府开支,要知道这可比官府自产自销花费的少得多得多,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官府最后还要从作坊中收取商税。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过你二人需要写一份具体的章程,然后我将云长(兵曹)、徐宣(商曹)陈矫(工曹)召集起来,由你们与三曹联合主持此事,由陈矫负责矿山外包开采,徐宣组织铁器作坊的整合,云长将军队里负责兵器生产的部门交割给欧冶坚。”
刘澜说完,摆了摆手:“好了,你们回去再仔细想想细节,不论何事,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困难重重的,你们一定要把困难想到,开始筹办的时候更要谨慎,不能引起骚乱与不满,至于居中协调的人选,一开始刘澜没说是打算自己牵头,可现在雏形出来了,这件事他也就不用亲力亲为了,不过要统筹这几人,不过要统筹这几人,必须要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来负责,不然难建其功。
左右权衡,在张昭、张纮、孔融三人中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