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占据着这些地域,条顿国将占据不小的战争主动权。红联国也是一样,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一直让斯特林垂涎三尺,而芬兰的领土可以给更名为布宁格勒的圣彼得堡以足够的屏障。最让斯特林动心的还是白兰国东部领土,那里虽然没有多少工业设施,对红联国的白罗刹和乌克兰地区却有着保护作用。至少大片的国土能够成为这两片经济繁荣地带的缓冲区,在战时给红联军以足够的反应时间。
接到莫洛托夫传来的电文,斯特林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答应了下来。他深知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句话的含义,任何保证都及不上自身的强大,不管这份条约能够真的履行,至少红联国能够得到足够的实惠。
在得到斯特林首肯之后,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普展开了一场“斤斤计较”的外交战,双方唇枪舌战,为了各自的利益打了三天的嘴仗,最后才将条约细节确定下来。
五天之后,条顿国和红联国对外宣布了《红条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绝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本条约有效期为10年。
签订十年的条约,这是双方都首肯的,以希斯勒的考虑十年时间足够他统一整个西大陆了,到时候集整个大陆之力,再联合华兰国足以轻取红联国。等到整个连接在一起的大陆区被轴心国和华兰国占据,白鹰国所在的新大陆就被孤立了。到了那个时候,白鹰国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或者是被整个世界孤立而慢慢衰落,另一个选择就是发动战争对抗整个世界。
斯特林也有着类似的想法,十年时间足以让红联国消化吸收所有来自白鹰国的科技,到时候红联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让白鹰国当外援,红联国来个中心开花。先与白鹰国东西对进,占据整个西大陆为据点,再合兵进攻华兰国进而统一全世界。
双方各怀鬼胎,签订了这份看似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条约。尽管这其中没有任何联合的意思,却让整个世界为之轰动。撒尔帝国和高卢国突然感觉到自己被耍了,条顿国口口声声想东进攻红联国,却转眼与对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简直是直接打脸的行为。
可惜两国并不知道,这份互不侵犯条约还有密约的存在,如果知道了他们恐怕更会火冒三丈了。在这份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中规定,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内的三国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条顿国和红联国实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如白兰国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线。维持白兰国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