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皇太孙时就娶进宫的旧人相对,不用言语,不用交流,递到手中的茶、换季的衣衫、针脚的细致……甚至连室内的摆设,都令他舒服。
日子就在这样的平静中,由春走到夏。
初夏的晚风,还带着春天叶子由萌芽变浓郁的气息,又加入了更多繁花盛开的芬芳,白日渐渐开始燥热,夜晚的风就显得格外清凉,夹杂着花朵的馥郁,有时,里面还有雨打在地上,清新又略带土腥气的味道,象日渐平稳的感情,叫人格外好睡。
富足之地的江南却发生了灾情,眼见着就会欠收,朱瞻基整日待在御书房批阅各地奏章,常常挑灯至深夜。
孙清扬一向不会扰他正事,这一日却亲自去了御书房。
守门的内侍欲禀报,孙清扬竖起手指摇了摇,让他们噤声,亲自提了食盒走进去。
灯下,朱瞻基还在批阅奏章,剑眉皱成一团,脸色很是难看。
孙清扬不言不语,蹑手蹑脚的坐在一旁静候。许久之后,朱瞻基批完了手边的一沓奏章,方才发觉她。
看到孙清扬时,他的神色缓和了许多,眉眼舒展开来。
“皇上,您忙了这一夜,吃些东西,早点歇息吧。”
说着,她打开食盒,四色食物尽数端上来,枸杞红枣茶、莲子百合煲瘦肉粥、猪腰炖杜仲、粉葛生鱼汤,都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最是适合夜里滋补。
朱瞻基看见她端碗过来的手,莹白如玉,一时兴起,声音里带着几分慵懒,“朕要你喂……”
孙清扬好笑地摇了摇头,拿起里面的汤勺,舀了一勺粥,试试温度,给他递到嘴边。
很快,一碗粥喝完了,孙清扬又哄着他喝了几口生鱼汤,两三片猪腰,见他把一盅枸杞红枣茶都喝干净了,才住手。
吃完了粥,朱瞻基拥着孙清扬坐在桌前,“清扬,陪朕看看奏章,你给朕念,朕听着,也能省点力。”
孙清扬嘴上虽说后妃不能干预朝政,但看看朱瞻基发红的眼睛,到底没有坚持。
在她如同清泉水一样的声音里,朱瞻基突然有了睡意。
这些天,他为国事忧心,常常夜不能寐,这会儿,却觉得眼皮子都在打架。
孙清扬念着念着奏章,忍不住开口说自个的想法,“皇上,恕臣妾斗胆直言,这些年您一直实行休兵养民、减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多项措施,以图减轻民困。您常说爱惜民力,与民休息,重视农业为国之根本,平日里力劝农桑,鼓励垦荒,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如今可说是咱们大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连臣妾都知道‘宇内富庶,赋入盈羡’。可如今赈灾的银两早已派发下去,当地百姓的耕种却没有得到丝毫改善,怕是有人从中作梗。”
本来已经打起瞌睡的朱瞻基,听到她话猛然一惊。
他没有答话,露出不置可否的模样,只是深深地注视着孙清扬。
孙清扬却道他怪自己干涉朝政,连忙跪下,“皇上,臣妾失言,还望恕罪。”
朱瞻基将她从地上扶起,叹了口气,“清扬,你我何时如此生分了?”
何时?
大约是从生下祁镇开始,她渐渐厌恶男女之事,每每他索取之时,她都避之不及,只觉下身如同撕裂,痛苦万分。
甚至不能坚持到他进入高潮,就要推开。
那一次的生产太过艰难,到底落下了隐患。
却又不好和他明说,每到侍寝的夜里,只是一谓的顾左右言他,却令他渐渐误会,以为她心里头只有儿女。
慢慢的,他到坤宁宫来,就只是在她跟前坐一坐,说说儿女之事,喝茶用膳,虽然同床共枕,却从不肌肤相亲。
她信他心里仍然有自己,但是,到底不像从前那般两人浑然一体的亲密。
她也尝试过改变,甚至主动引诱于他,却在他的惊喜中重蹈覆辙,再也做不到从前一般鱼水相欢。
私下里问过藿香,说是确实有女子生产之后,对欢爱之事厌憎,而且为数不少,只能慢慢调整,越是心急越容易出现问题。
可调了这么些年,她连试的勇气都没有,生怕会再一次出现将他从自己身上推开的场景。
以至于两人都对此事讳莫如深,秘而不宣。
朱瞻基看出她的紧张,笑起来,目光在灯光下越发柔和。
他点了点孙清扬捧着的那本奏章,“你是想说当地官员贪污了灾款?”
孙清扬摇了摇头,“臣妾不敢妄言,究竟实情如何,皇上得派人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