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于是命元帅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而自己亲率中军首当其冲。处州援兵这时也已赶到,奋勇搏击。浓雾稍散,李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敌军精锐骑兵将李文忠重重包围。李文忠亲手杀敌甚多,引骑向外猛冲,所向披靡。大军乘机进攻,城中军队也擂鼓呐喊着猛冲出城,敌军大溃。李文忠军追击败兵数十里,斩首数万,溪水尽成血色,俘获将领六百,士兵三千,收缴兵器、粮草,数日不尽,李伯升仅只自身幸免逃脱。捷
报传来,太祖大喜,将李文忠召回,整日设宴慰劳,赏赐御衣名马,然后命其返回军中。次年秋天,大军伐吴,李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敌军。李文忠率朱亮祖等攻克桐庐、新城、富阳,然后进攻余杭。余杭守将谢五,是谢再兴之弟,李文忠以信招降,许他不死。谢五与谢再兴之子五人出城投降。诸将请求处以死刑,李文忠不同意。然后直趋杭州,守将潘元明也降,李文忠整军而入。潘元明以歌妓相迎,李文忠便挥军离
去,驻扎丽谯,并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名士兵借用百姓炊锅,被斩首示众,城中因而井然有序。李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被就地加封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恢复李氏之姓。大军征闽,李文忠另外率军驻扎浦城,进逼闽地。返师之后,余寇金子隆等聚
众抢、劫,李文忠再次讨伐,将其擒获,于是平定建、延、汀三州。下令军中收养途中弃儿,被养活者无数。洪武二年(1369)春,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副将军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帝,此事载于《常遇春传》中。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统率其军,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便对左丞赵庸说:“我等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军出雁门,驻扎马邑,打败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军队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向前移动五里,依水为险阻自固。元兵乘夜来劫,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天亮时,敌军大至,李文忠委派二营将士,殊死作战,估计敌军已经疲惫,才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
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返。第二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
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常遇春病故,朱元璋悲痛不已,为此北伐大军同样暂缓进攻,主帅徐达亲自护送常遇春尸体回到金陵,常遇春的葬礼无疑是所有武将之中最为隆重的一次,丧礼过后,一
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那就是谁可以取代常遇春的位置成为北伐的先锋大将军。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华云龙、胡大海、郭英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将,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其他主将必然不服,于是朱元璋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措,命自己年仅二十一
岁的外甥李文忠为先锋大将随同徐达完成北伐大业,所有人心中带着一丝疑问,只是没有任何人会怀疑朱元璋的决定。李文忠,脱出所有的稚嫩与束缚开始人生新的征程,乱世之中一颗将星的陨落必然代表其他人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