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扬微笑道:“这并不矛盾,我说的是对于民生建设产生分歧时,要尊重百姓群众的意见。可是,我对延春的改革是发展思路以及行政方面的,这正是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如果事事都要取得百分百人的支持,那我们无法做事,一般来说,只要有五成人支持,这个想法就可以立足,如果有七成人支持,那么这个想法多半会成功。”
“你成熟了,看得出来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原本我很担心你能否驾驭得了省委书记的角色,现在来看,你完成得很出色!”穆喜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你刚才说得很对,我们国家的人民之所以对官场的态度越来越不好,主要体现在一些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上面,政府的作法不但不合理,还带着强制性,根本就没有争取过人民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党委和政府的发展构想以及改革需要得到百姓的了解,这是宏观上的步调问题,只要可行就可以操作!”
“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张清扬终于松了一口气。
穆喜之没有抬头,眼睛盯着文件,还翻了几页,张清扬知道老师可以“一心二用”,看似他在和自己辩论,但是又完全可以认真地看他带来的文章。
穆喜之接着说道:“我最近关注了一下媒体的呼声,有支持有反对,还有说你哗众取宠的,总的来说,六成支持者还是有的。那些部分专家的意见,你可以不在乎,因为他们是从民族角度出发。但是那一小部分干部的论调我认为你应该重视,虽然他们提出的反对意见过于保守,可是他们的反对想法也是一面镜子,你如果不把他们说的那几点处理好,成功了又如何?”
“嗯,老师说得对。”
穆喜之又笑道:“当然,现在有些干部已经失去了原则,完全站在你的对立面上,对于这些人说的话的目的,你明白,我明白,上边……也有人明白。”
张清扬眼前一亮,思索道:“你的意思是说……”
“如果一位高级官员失去了政治理想和抱负,只为了升官去和对手竞争,他已经失去了上升的希望!”
虽然穆喜之没有明说,但是张清扬已经明白了上层对这个事的态度,至于为何迟迟没有表态,那是在等着他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考验。张清扬暗自感慨,看来自己早就应该来找老师,多亏那天唐小林的提醒。他现在越来越坚信,那天唐小林的到来决不是偶然,她提到穆喜之的病情,也是在暗示张清扬寻找穆公的支持。这一切当然不是唐小林想到的,肯定是唐总,是他让唐小林暗示自己!张清扬激动不已,这位面临退休的老人,自己的老学长,心中还是向着他!
“你在想什么?”穆喜之看到张清扬失神,问了一句。
“哦,没什么。”张清扬摆摆手,“老师,您现在能判断我的未来吗?”
“呵呵,我可说不好,也不能说。”穆喜之明白张清扬这是在套他的话,其实他更想知道自己对乔炎彬的看法。穆喜之指着文件的标题读道:“坚持体制改革,增强地方行政能力……”
“老师,有问题吗?”
“文章不错,也是我的想法,不过这个标题,太直白了!”
“您给改改?”张清扬把笔交到了穆喜之手中。
穆喜之想了想,微笑道:“有了!”他一边说一边在文件上写道:“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应坚持正确稳妥的政治方向。”
“好,太好了!”张清扬拍手称赞。
穆喜之解释道:“关于你对延春的发展思路,有些人认为虽然是以经济角度出发,但却过于西化不适合我们的政治体制,有些激进了。所以这篇文章……”
“明贬暗赞?”
“对,你文章中的想法就是标题的意思,但如果从别人的嘴中说出来,从侧面就是对你们的一种表扬和支持,更在理论上形成了对你的支撑,同时也无声地反击了那些歪的言论。”
“可是……这篇文章应该由谁发呢?如果不是我自己发表,那么……”张清扬的眼睛眯了起来。
“哈哈……”穆喜之手指张清扬放声大笑,“怪不得人家都管你叫老狐狸,我现在总算是见识了!”
张清扬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装愣充傻道:“老师,您什么意思?”
“你小子少逗我!”穆喜之很开心地说:“你千里迢迢跑到京城看我,难道只是为了让我帮你改改文章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