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中饭,以张天明为首的市、县、镇三级领导来到了林场。
他们除了向何万东通报了一下处理结果,无非就是已经将李乐天开除了警籍、党籍,并移交到了司法机关。
这样的处理结果早就在何万东等人的预料之中。如果说在省委书记亲自做出了批示后,李乐天还能够逍遥法外的话,那才是天大的笑话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因为在镇政府大院内发生了这种恶劣事件中,周云山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被暂停了镇委书记的职务,由吴大山临时主持镇委的日常工作。
凌子凯悄悄地冲着站在最外边的吴大山竖了一下大拇指,表示祝贺。有张天明在上面罩着,坐上这书记的位子已经是**不离十了。
因祸得福的吴大山虽然脸色平静,但眉宇间还是露出了一丝喜色,朝凌子凯暗暗地拱了一下手,显然是在说:这事全靠你的帮忙了。
随后,张天明还代表政府向何万东夫妇正式道了歉。
在这事刚刚发生的时候,何万东夫妇确实很气愤,但等心情慢慢地平复下来,细想之后,觉得这事情要是闹大了,对女儿的声誉也没有什么好处,也就作罢了。
原本,还想要慰问一下当事人的,但把自己关在木屋里的何玲根本就不想见任何人。
张天明等人都有公务在身,坐了一会后,便告辞离开了。
下午,何万东想到林场里逛逛,凌子凯便陪同他前往未央湖。
张芳本来也想去,只是有些担心还在生气的何玲,留在了木屋。
到了未央湖,凌子凯发现在湖畔堆着一些长长的木杆,不知道是谁从山上拿来的。
正在不解地时候,刚好看到博尔大爷和苏果尔爷孙俩又扛着两根木杆从远处走来。
凌子凯上前问了一下。
博尔大爷说道:“先在这里搭个撮罗子,在施工的时候,可以让大家有个休息的地方。”
凌子凯一听,说道:“还是博尔大爷您想的周到,这主意不错,既简单又方便。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去扛几根木杆回来?”
博尔大爷数了下木杆,已经有近三十根了,便摇头说道:“数量已经差不多了,等先搭起来再说。”
在以前,撮罗子是兴安岭中最常见的一种建筑了。尤其是对杜伦克族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流动的家园。
博尔大爷选出了三根比较粗壮的,顶上带着枝杈的木杆,让它们相互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形成了一个伞状的骨架。
接下来,苏果尔拿来了一块彩色条形的塑料帆布,覆盖在了木杆上又在帆布上压了一些木杆。
博尔大爷又把一块用动物皮制成的门帘,挂在了南面留下的一道门上。这个撮罗子就算是搭好了。
这整个搭建过程都是博尔大爷爷孙俩操作的,前后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何万东以前虽然听说过“撮罗子”的名称,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便好奇地从门帘下钻到里面去观看了。
凌子凯跟博尔大爷留在了外面。
看着眼前这高达**米,方圆十米多的建筑,博尔大爷摇了摇头,用有些遗憾地口气道:“要是用成片的孢子皮围在这外面,那才算是我们杜伦克人真正的撮罗子。”
听他这么一说,凌子凯也觉得那围在外面的彩条帆布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本来就是一种原始的建筑,最大的特色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才给人以古老质朴的韵味。现在加入了现代文明的东西后,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这就好比是一部演绎原始部落的电视画面里,在一群围着兽裙,手拿木棍的野人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穿西服,手拿冲锋枪的现代人,一下子就破坏掉了那种原始的意境。
不过现在的孢子可是国家保护动物,要想把这么大面积的撮罗子给围上,少说也要近百张孢子皮。先不说能不能收集到这么多的兽皮,就算是你搞到手了,往这上面一围,用不了多长时间,国家林业部门的执法人员就会上门来了。
凌子凯安慰道:“老爷子,你放心,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为你在这未央湖畔搭起一个真正属于你们杜伦克族人的撮罗子部落!”
博尔大爷闻言大喜,说道:“那敢情好,到时候,我把那些个分散在各地的兄弟们都叫到这里来住上一阵子!”
杜伦克部落原本就人口稀少,加上当年国家建立了兴安森林资源自然环境保护区的时候,要求居住在大山里面的人都迁移到林区外面定居,整个部落的人都分散到了各处,平时根本就不会碰面。博尔大爷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跟那些族中的亲朋见过面。心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