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如今只要是一部电影上映了,甭管有名没名,总会例行询问‘您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会有多少?’
也好,至少说明市场化已经深入骨髓!
对于参与电影人或者导演来说,刚开始那几年,大家还都比较谦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会回答:“我觉得能被观众喜欢才是我们只做电影的目的。”
再过几年,市场愈发明朗,再有记者提问,他们就开始扯皮了,什么三亿、五亿随便吹。
这其中的佼佼者要输新画面的张卫平!
这位爷是个猛人,上映的时候,他说了张一谋这部电影票房能有5亿;
上映的时候,他又说了,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5亿;
,他更狠了,直接喊出了内地十亿,北美过亿,全球4亿美元的口号…
以前评价一部电影,大都会从光影、剧情影射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可能拿奖这一类比较艺术性的话题剖析,分解。
艺术通常都是高傲而且远离群众的。
所以,好莱坞商业片才能真正意义上占领全球。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许辉则充满信心表示‘应该不会比的票房差到哪!’
截止10月20号,上映三个礼拜的拿下了2.4亿票房,创造了类型片的记录。
都是许辉参与的电影,这么类比当然没有问题!
哪怕许辉吹了票房超过,那也是他自己的事。
也有记者找不自在故意挑刺问许辉哪来的信心,然后炮辉就给他列举了一堆的数据。
“我参与的三部电影亿总不能越来越低吧!”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
“上映在即,主创人员表示很看好其票房表现力,据悉,该片为许辉主演的第二部电影,并且担当编剧一职,我们有理由相信许辉会带给大家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这是收了钱的公关软文。
“狂妄自大还是有所依仗?前日,记者采访了津门宣传的剧组,作为该片编剧兼主演的许辉似乎很有信心能凭借此片再创票房佳绩…”
这就是典型的钱没到位的媒体刊登的文章。
炮辉不是姜闻,之后,明明很烂,却有一堆人帮着吹经典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智障,理解不了姜闻的用心…
无语…
老徐一开始还有点谨小慎微,毕竟是首次执导商业类型片,而且几乎是零成本制作。
贴片广告卖的太火爆了!
媒体试映阶段,专业人士认为整部电影情节有些拖沓,而且很多应该用笔墨重点勾勒的剧情,被她一笔带过,反倒是很多画外音没有必要保存。
他们看来这只是一部相对来说还算成熟的商业片!
至于票房,这帮人表示不太看好…
老徐把自己的担忧说给许辉,许辉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鼓掌。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专家们的眼光通常会跟实际情况相悖,得到这帮专家的忠实回馈,炮辉蛮高兴的,在他看来,离专家越远,离市场越近。
中国电影市场化是冲2002年开始的,哪来的市场预测专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