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眼前的对手,窝里反从来都是威胁最大的。
“开海终归是弊大于利,洪武初年,海上盗匪多如牛毛,倭寇气焰也颇为猖獗,施行海禁之策以后,海疆渐平,波澜不起,这难道不是禁海之功吗?若是贸然开海,致使倭寇盗匪横行,到时岂不悔之晚矣?陛下,行此策还当慎之又慎啊!”
见形势不利,洪钟也顾不得被找后账什么的了,他那嘹亮的男高音再次回荡在金銮殿上,完美的诠释了,在指鹿为马上面,士党丝毫也不逊色。
“笑话!洪武初年,盘踞在江南的张逆党羽甚众,多畏罪遁于海岛,其中也有勾结倭国匪类者,这才造成盗匪处处,倭寇嚣张。待得永乐年间,宝船出海,盗匪皆望风披靡,倭国更是胆寒束手,纵有一二顽抗者,又岂敢当得天兵雷霆一击?而后海疆方宁。”
张彩冷哼道:“哼,现在洪御史却偏将此归结为海禁之功,岂不让天下人笑哉?只是闭上眼,捂住耳朵,就能使海疆自平,这等逻辑,洪大人你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莫不是你也出过海,见过传说中的鸵鸟,因此效法吗?”
张彩是个帅哥,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高冠鲜衣,貌白晳修伟,须眉蔚然,词辩泉涌。长得帅又有才华,所以入朝后也是为上下所退服,已致仕的礼部尚书马文升就对他颇多推崇。
这人投靠谢宏的原因也比较特殊,张帅哥不光自己帅,而且还好渔色,尤好人妻。因为这个毛病,他惹下了不少的麻烦,无奈托庇于老乡刘瑾,而后入了皇党阵营,目前已经堪称中坚元老了。
尽管人品一般,毛病也不少,可他的才学却不是假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声音不高却很通透,把声如洪钟的洪御史挤兑的够呛,一时竟是反驳无从。
倒不是洪钟辩才太差,主要是他没搞明白,那鸵鸟是怎么个意思,要说呢?不常去候德坊,这见识就是不行啊。
而且,洪钟一把年纪了,一派老态龙钟的模样,和玉树临风的张彩一对比,也是高下立分,全方位的败下阵来。
“你这个歼佞!一味阿谀媚上,全然违逆了圣人的教诲,又有何面目自称为圣人子弟?须知,华夏千年,青史悠悠,邪不胜正,前车可鉴,诸位,若是及时醒悟,尚为时未晚呐。”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气势,没理也得辩三分,杨廷和也顾不得思谋对策了,慨然出列,连骂人带威胁,算是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攻击。
“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才是伦理纲常之道,如今圣天子在位,欲行富国强民之良策,我等臣子自当尽心辅佐,又怎么称得上是歼佞?倒是杨大人你,对皇上施仁政横加阻挠,又是哪门子圣人之道呢?”
儒家的道理,最大的优点就是似是而非,只要你有本事,怎么解释都是能圆的通的,以唐伯虎的才华,解说起来自是不会有任何障碍。
“为人臣子之道,应懂得顺逆,圣意若是有了疏漏,我等就应该拾缺补遗,直言劝谏方为正理,否则,若是天下事只需圣心读才,又何需我等臣子?”
在皇党之中,唐伯虎的品级并不显眼,可谁都知道他才是谢宏一党的幕后领袖,见到唐大才子,杨大才子也是分外眼红。
“顺逆?依本官看来,杨大人只知逆,而不知顺,矫枉过正,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借驳斥君上而邀名,其心可诛!何况,就算是圣意有偏差,杨大人又岂能保证,你主张的就是对的呢?”
唐伯虎云淡风轻的话里,却是杀机四伏,即便以杨廷和之能,也不敢轻易接话。难道要说自己比皇上明见万里吗?毫无疑问,这是陷阱,要是惹起了正德的姓子,那就不好收场了。
“唐大人说的有理!”
“你们这些人徒具清名,实则不过是大言邀名之辈罢了。”
杨廷和微微一滞,皇党这边却是响起了一片附和赞同之声,声势之大,几不亚于去岁那几次针对谢宏和正德的言潮。
“胡说!唐寅你这歼佞,玷污圣人之言,必遭恶报,不得好死。”
“青史为鉴,歼党之辈,皆是无根浮萍,断然不能长久!”
士党这边当然不会示弱,一根根手指伸了出来,随之响起的是震耳欲聋的斥骂声。
“伪君子!”
“真小人!”
从讲道理,变成了骂战,廷辩进入了新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