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但在对日交涉、坚守锦州等问题上,蒋介石对日态度明显较张学良强硬。
而对于蒋介石统治区域的腹心之地上海之安危,他也十分重视。
1931年10月初,日军在侵略东北之际,又派出陆战队开赴上海,试图威压胁迫国民政府。蒋介石闻讯后即发电指示上海市长张群:“日本军队如果至华界挑衅,我军警应预定一防御线,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
由此可见蒋介石武力保卫上海之决心,蒋介石还十分担心日军利用海上优势,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他为此在沿海地区调兵遣将,尽力加固沿海的防守力量。蒋介石就指示何应钦:将海军舰队集结于相当地点,以便抗战,同时敷设水雷及障碍物,以便制止敌舰之任意活动。
蒋介石命梁冠英部加强海州、盐阜、东台等沿海地区防务,又致电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命其加强山东防务,防止日军乘虚而入。
蒋介石还急电武汉方面,要求其密切监视游弋于武汉九江江面的日本海军舰队:严密戒备自卫,万勿为其所屈。
可见蒋介石消极抗日之语,大都是无稽之谈。
回说在广州的胡汉民,胡汉民对汪精卫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深恶痛绝,只是此次被蒋介石扣押,为了反蒋而不得不联汪。然而汪精卫在政治上又一次食言,令胡汉民十分愤慨,但也无能为力。
气愤之余,胡汉民在19日同中山大学学生北上请愿团谈话时,公开宣布拒绝同蒋、汪合作。
他表示:“汉民自十七年入京,计留京三年又二月,未出都门一步。晨夕孜孜,未稍苟逸,不特志不伸,言不听,且遭人嫉忌,必至幽囚而后已。今蒋、汪两先生之主张如此,是凿枘不相容,已可概见,故病不能行,固为事实,而主张之不同,尤为明显之事实也。
在1月20日,以对于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极为满意的蒋介石送孙科、汪精卫等人分乘火车赴京。而蒋介石则在次日由杭州直接飞抵南京。
此时,蒋、汪分别发表谈话,论调完全一致。一般观察,孙科显然未能主持全局,大势所趋,汪、蒋必分负党政重责。冯玉祥亦将于此时与蒋、汪合作。
特别是蒋介石在杭州东南日报发表之谈话要点,对孙科了无好评。弦外之音,更加使孙科感觉无从借力。孙科知道自己的戏已经唱完,遂有引退之意。
1月22日,蒋、汪入京后召集中央委员齐集励志社会谈。
蒋介石在谈话中仍不忘指责粤方破坏统一,并称:“外交问题,全在国内自强,故非先统一国内不可。如广东能切实归附中央,则对内对外,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否则以广东人而亡国民党,以国民党而亡中国。亡国之罪应由广东人负之。”
1月24日,南京要人开会讨论国难问题,蒋、汪二人发言最多。最后多数与会者反对外交部长陈友仁提出的对日绝交方针而予以否决。
陈友仁当即提出辞呈,离京赴沪。孙科借口追陈友仁回任随之赴沪。
当天下午蒋介石去访孙科,孙科已不见人影。蒋介石对贺衷寒等人说道:“哲生昏暗,易被人利用,其或将不辞而行乎?”
之后蒋介石回到励志社与汪兆铭相见,汪精卫稍帮孙科解释:“哲生往沪邀陈友仁回任。”
蒋介石面无表情的回道:“此其藉口之辞耳。愚哉!哲生是非不明,人鬼不辨,孤负余援手之心矣。”
当晚,蒋介石临睡前思孙科事,再次写道:“哲生岂其终不可救药乎?追念总理,心何能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