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这趟路过长沙是被上级派往鄂豫皖苏区工作的,说心里话,陈赓是不愿去和张国焘一起共事的,但是没有办法,命令就是命令。
据陈赓的了解,党中央打算在鄂豫皖苏区组建红四方面军,陈赓先期前往是参与组建的。他身上带着自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8团团长的任命状。
出发前一天夜里,范杰又一次来到了岳麓山上,看着山下星星点点的灯火,范杰心里无限感慨。
鲍尔已经先后在岳麓山下圈了好几块地来构建华美研究室的基地,而在岳麓山深处,鲍尔趁着洪水肆虐,在长沙城内招收了五百多名孤儿,然后将他们带到到岳麓山深处,进行严苛的军事训练,以原保卫队为基础,吸收着五百多名孤儿,成立了新的保卫队。
各种新式武器,从美国运来后,首先装备新成立的保卫队。新成立的保卫队,一同有七百多人,鲍尔坚持自己亲自负责,亲自训练,范杰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下来,毕竟鲍尔也是正规德国陆军出身,训练一个营的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保卫队附近还有华美研究室的几个秘密项目,其中一个就是火箭弹的研究。
范杰带着妻子和妻妹,一路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
好在谭延闿之力水患得力,各地政府运转正常,长江沿岸并没有那一世那么惨。
这一场空前洪水,席卷了长江、淮河流域七省205县。《中央日报》是这么报道安徽灾情的,“镇市荡平,田禾淹没,浮尸雷雷”;而对江苏灾情,《新京日报》有着更详尽的报道:“自7月4日起至12日止,大雨滂沱,酿成十六年来未有之奇灾……此种生活,诚不啻人间地狱”……
而在那一世,因为谭延闿已死,南京政府陷入了瘫痪,而这一年死于水患、饥饿、瘟疫的,就不下200万人,几乎家家丧事、户户挂白。
洪水过后,千万寡妇、老人、孤儿,又面对着空了的家室、荒了的田野,发芽的种子以及溺水而死的耕牛,一时哀号遍野。成千上万的难民沿着铁路线延伸几百里,路上更不断有人倒毙。
好在这一世谭延闿还在,坐镇南京,以他的威望才勉力使各地政府正常运转,得以救灾,范杰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现在长江两岸,一处处积善堂、施粥站,都有望不到尽头的难民队伍。虽然无法吃饱,但基本是饿不死。
范杰站在船头看着这一切,心里也实在堵得慌,南京政府不是不想在东北一事上有所作为,但是这一场水灾耗尽了南京政府的财政和物资储备,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能指望张学良,校长蒋Jie石给张学良去的电报上这样写到:现在非开战之际,望弟遇事多加忍让。
范杰走回船仓,听着两个表妹在里面打闹,心里也是一阵窝火,自从与宪值一起出发后,每晚宪值都与妻子睡在一起,范杰只好到另一间房去睡。
新婚燕尔啊!就是这么过的。好在时间并不长,估计到了第三天晚上,他们就能抵达南京。范杰一个坐下,心里在想着另一件事。
就在范杰出发的前一天,群姐带着一个来拜访范杰,这人范杰还是有一些印象的,这人也是范家的世交,早些年大家都见过面。
只是后来这人去了法国留学,就再没有联系了。范杰并不知道这人在范杰上黄埔之时也在广州,那时范杰很低调,一心只想学习,训练。而这人在那时已经是国民政府汪精卫的秘书了,不过他在中国时间并不长,仅仅在一年后就又回了法国。
他叫曾仲鸣,是福建闽县人,幼年丧父,由母亲和长兄教养成人。三姐曾醒18岁时嫁到方家,不久夫亡守寡,与方家七姑娘君瑛同往日本留学。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响应,清帝退位,建立民国。曾仲鸣与曾醒和方君瑛及其14岁的十一妹方君璧到法国留学,同行还有新婚革命同志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
当时,留法前辈蔡元培、李石曾等以巴黎以南的蒙塔日城为中心,曾、方、汪三家也在蒙城住下。仲鸣和君璧寄读当地中学,周末回家,即在蔡元培和汪精卫教导下学习中文,除熟读古文之外,还练书法,还作诗词。
中学毕业后,仲鸣先学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