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德二年修撰的典制,每三日上一次早朝。
这个早朝,和大朝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位列宰相之中的官员,只需要来一位,充当班首就可以了。
皇帝可以来,也可以不来。
若是不来的话,便称之为廷议。
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三品中臣不想来,提前给中书和门下,递了条子便可。
佐贰官的存在,就是专门给他们跑腿的。
如韩同,任工部侍郎后,露面的次数比工部尚书李大亮,多好几倍。
平常的时候,无非就是商议一些琐事。
只要不涉及到朝廷根本,皆为琐事。
大朝会就不同了!
前隋,以及再往前的王朝,大朝会都是安排在岁首的,当然也有几次安排在岁末。
说白了,就是年终总结,或者是年初的鼓励大会。
武德年间基本上是三个月一次。
那时候战争频起,大事一件接着一件,不处理不行。
到了贞观年后,大朝会更加频繁了。
定计攻打颉利之时,甚至有十日一次大朝会的时候!
整个长安城,除了那些闲散王爷之外,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齐!
近来,朝廷的规制愈发严苛了。
大朝会密集得令人疲惫,三日一次的时候也有过。
而且,向宰相递条子已经不管用了。
必须用奏章,写好自己请假的理由、时间,呈送到皇帝的龙案上,朱笔御批才行。
今天也是一样。
前天才开过大朝会,今天又开,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都有些支撑不住了。
不过,大臣也是理解李二的。
太子深陷西域,生死不明,最信赖的人带着几千个士兵匆匆离去,出了凉州城后,再也没有丁点消息传来。
放谁身上都会慌。
李二头戴通天冠,脚踩踏云靴,身披龙袍,神色俨然。
参见陛下!
官员的礼仪,是随着皇帝的权力,而不断变化的。
去年上朝,大殿两侧还有垫子,大臣们可以坐下听。
距离皇帝远,或者有顶梁柱挡着的,甚至还可以眯一觉。
现在不成了。
垫子全都被撤了下去。
不仅如此,除了列入宰相席的老臣们,其他人还要跪拜!
众卿平身。
李二淡淡的说道。
柴令武站在武将列比较中间的位置,前边是安国公,并九江公主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后边是右武侯将军梁建方。
老熟人了,没必要客气。
柴令武冲后边的梁建方呲牙一笑,靠在他身上,又把执失思力往左边拽了拽,挡住前方的视线。
他早就练成了,站着打盹的好本事。
一个是异族降将,惹不起柴令武。
另一个官小,同样惹不起柴令武。
只好迫于无奈,帮着他打马虎眼。
迷迷糊糊之中,柴令武隐约听见,陛下和文武百官正在商议一些国家大事。
哪个地方闹灾了,哪个地方有山贼了,哪个地方的官员贪墨...
他并不怎么关心。
七月份的时候,他从右武卫,借调到了金吾卫。
平常管管皇帝出行的事宜,就没别的事情可做了。
就算有人犯上作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